星期六, 九月 06, 2008

跟隨東京藝伎體驗生活

白的臉孔,紅豔的嘴唇,亮黑的眉毛,梳著整齊光亮的傳統日本婦女發髻,身著和服,袖長著地,後領開得很大,腰間系著腰帶低垂在後,晚上陪客人喝酒聊天,給客人表演舞蹈,演奏樂器……這是人們對日本藝伎的最直觀了解.

過幾百年的歷史演變,藝伎從一度是妓女的演藝成為大雅之堂的高尚藝術,成為日本國粹,與富士山和金閣寺並稱日本的三大名片。



藝伎文化的獨特魅力,不僅在于她們的特殊的化妝和著裝,還在于她們行業裡提供的特殊服務:利用自身的才華與智慧,取悅她們的客人,確切說是男客人。


這樣的文化,如果沒有事先的了解,很容易被誤解為色情文化的一種表現,而把她們理解為懷有某種才藝的妓女。但事實上,藝伎在日本的社會地位是很高的,多家庭還以女兒能走入藝壇為榮。


即使是日本家庭婦女知道丈夫去找藝伎,也覺得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。因為她們認為:藝伎的身份高貴,丈夫能夠跟藝伎交往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。通常能夠跟藝伎交往的,也都是上層社會有錢有勢的男人。所以,很多時候,跟藝伎在一起就是一種權利和地位的象征。


隨著社會的變遷,多元文化的興起,時至今日,受到各種各樣新興文化的衝擊,傳統的藝伎文化已經漸漸衰落了。藝伎衰落的原因其實並不難理解:理解和觀賞歌舞妓的年輕觀眾越來越少,意味著服務的對象越來越少。


傳統藝伎以單一的男性作為服務對象,而現代的日本男性則擁有更多其它的與女性交往的方式的同時,藝伎的衰落不可避免。


正 如批評藝伎文化者所說:藝伎的產生與存在是一個時代性錯誤,她是男權至上的產物,是對女權運動的莫大諷刺 無論是作為美麗的錯誤還是值得保留的傳統國粹, 藝伎能夠流傳至今,並開始網上招學徒,這一切都是時代的要求。任何文化的存在都有它存在的理由,因為有人會給她找理由……


日本東京,一家傳統料理店邀請藝伎小百合11月5日赴宴
藝伎小百合與琴次整理行裝準備出發


小百合帶著自己的行頭。


藝伎要經過嚴格的傳統樂器訓練,像三弦琴、長笛、鼓等。


她們同樣要學習傳統舞蹈、唱歌、茶藝等課程。


宴會中,她們要見機行事。


與客人一起喝酒


藝伎臉塗白色粉底,紅色口紅和眼影


转自:台湾论坛

没有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