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厄"包括很多不幸事情、意外、不順倒楣、生病.....等
所以都會去神社接受"厄払い"的儀式。
日本習俗厄年的年齡:
男:25、42、61歲
女:19、33、37歲
前後一年叫做前厄、後厄,中間的歲數叫做大厄
神社最前方的的入口處,有著'兩橫兩槓'的架構,日本稱做鳥居(とりい)的建築,是神社的象徵之一
只要一看到鳥居,裡頭必定是神社,打從穿過鳥居開始就算是神的領域了。
穿過鳥居開始,一直延續到神社本殿的道路,日文稱作參道(さんどう)參拜的道路
參道的中間是留給神走的,所以只能走參道左右兩旁。
走道神社拜殿時,看到用來讓人洗手漱口的小亭子"手水舍"
參拜者都必須先在此處清淨身心才能夠開始參拜(不少日本人有時都省略這一項直接參拜)。
淨身的方式為:
1.低頭進入手水舍中,拿起杓子舀水。
2.用右手拿起杓子舀水,大約五分滿就可以。
把水倒出一點來在左手上用以清洗左手,再換手做相同的動作。
3.把水倒一點出來用左手掌心接住,再將左手掌心中的水送入口中靜靜地稍微漱一下口。
4.剩下的水順著柄流下同時稍微清洗杓子。
5.將杓子口朝下的方式放回原來的地方。
到了神社,先到拜殿前參拜是最基本的禮儀,告知神明你前來參拜
首先向香錢箱(おさいせん)輕輕的投零錢,再拉拉面前的粗繩,搖響上面的大鈴鐺
搖完鈴鐺之後,再對著拜殿內深深的鞠躬兩下,再合手拜一拜
要向神明誠心感謝過去對你的照顧,今後會更加努力做自己的目標,請神明保佑我。
如果你要在神社許願,神社中可以用來許願的道具之一,就是繪馬(えま)
另一項是用來許願的就是御守
購買之後,寫上自己的心願並且掛在神社內指定的場所就可以了
不過,有種繪有人體圖樣的繪馬,在上頭圈起生病的部位以祈求早日康復
這繪馬是不能賣的,你必須請神社的神官做過法事之後,才能夠得到這個繪馬。
繪馬並沒有所謂正確的寫法,書寫格式為直式由右到左或橫式由上到下書寫皆可,
禮貌上是以直式書寫較為正式,只是書寫時要注意以下幾點:
1.開頭先寫下願望,內容不要太籠統、太模糊、太過分,比如全世界是我的、我要成為十全十的美人
2.願望的內容寫法為,肯定的寫法,並且簡單扼要
3.最後寫上日期、寫上自己的姓名,切記請勿寫上姓名以外的其他資料。
(日本頻傳詐騙集團利用繪馬上所得的資訊來進行犯罪)
厄払い
去社務所的地方找神職人員,說明你要厄払い儀式驅除厄運
要先買避邪箭、護身符、生肖福鈴(福鈴依照每年不一樣的生肖特製)。
他們還會先請你填寫你的姓名、出生年月日、住址、還有交費事項....等等
手續辦好了,神社的人會請你先在旁等候,
這時候可以把掛在家裡舊的的護符、避邪箭...等等,通通拿出來丟進去火堆燒掉。
接下來就要做厄払い了
不久,神官會親自來帶人,跟著神官,脫下鞋子,走進正殿裡
神官會告訴你該座哪裏,就緒之後,神官莊嚴地敲了幾下鼓
神官先向著"御幣"做一套禮拜動作:兩次鞠躬、兩次拍手、一次鞠躬,嘴裏誦唸著....
之後手上會拿著一把用紙做的東西,叫做"御幣",是一種祭神避邪幡
說完了,就拿著御幣在我們頭上附近,很有勁的搖晃,好像是在驅走你身上不好的東西。
神官走到"御神體"的正對面,桌子上有放著一些供品,在那面對著御神體唸一些聽不太懂的詞。
之後神官又過來了,這次手裏拿著一把,上面有很多可愛金色小鈴鐺的工具
一樣的在我們頭上搖晃,神官閉著眼睛誦唸一些我們聽不太懂的祈福詞句。
好了之後,神官叫我們站起來走到桌子那裡,拿給我們一把小飾物,要我們把它放在桌子上,
要我們像他那樣剛才做的禮拜,兩次鞠躬、兩次拍手、一次鞠躬。
之後神官會說:順利的做完了,把不好的晦氣揮去了
最後給我們了除厄的神酒、護身符、護符牌、祈願牌。
厄払い就結束了。 不過每家神社規定的不同,或許都會有些不一樣的地方。
御神體:使用各式各樣的物件是讓神靈憑依的物件,每一家神社放的都不太同:在台灣則是統一用佛像。
神馬:日本古代,馬匹被認為是神明的交通工具、神聖的乘坐物之一,因此有祈願的需要或正逢祭典時,
有錢人都會向神明獻上馬匹,所以在許多神社都可以看見所謂的神馬。
離開神社時,不要走在參道正中央,
穿越了最外圍鳥居後,再轉回身面對神社的方向,再鞠躬一次離去
(不過也是很多日本人省略)
大家有機會去日本,也去神社體驗一下吧^^
本來要弄出比較台、日拜神明文化的不同,懶的打了Z,仔細想想就明白了
台灣的拜拜習俗比日本更複雜,每一地區也都不太相同
不過日本"祓厄",跟台灣的"安太歲",有點差不多
要到辦理處給神職的人,基本資料、繳錢,然後程序開始
台灣則是拿著香,在身上劃阿劃,神職人員嘴裏念念有詞聽不懂
然後帶點家裏、或私人衣物去,進行一個去厄保平安的動作
事後,才燒燒東西、廟裏會送你過爐的護身符,或者是另外送你幾張平安符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